五型”政府建設簡報(2022年第5期)
【典型推介】
市公安局縱深推進新形勢下“五型”政府建設
今年以來,市公安局認真貫徹落實“五型”政府建設要求,大力弘揚“亮劍”“首創”“實干”“工匠”“奮斗”五大精神,縱深推進新形勢下“五型”政府建設。
一是弘揚“亮劍”精神,打造“忠誠型”公安。牢記“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總要求,始終把政治建警擺在首位,認真落實“第一議題”、“三會一課”、黨員主題活動日制度,大力推進“三化”、“五紅”教育和“黨建+紅色”示范點創建活動。
二是弘揚“首創”精神,打造“創新型”公安。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擦亮“龍易辦”營商品牌,103項依申請事項實現“只跑一次”、15項實現“一次不跑”,全力滿足群眾需求,打造“365天不打烊”政務服務。深化信息化警務(勤務)改革,運行“城市快警”勤務機制,建設了4個集治安巡邏、視頻巡控、接警處警、服務群眾、法制宣傳于一體的快警驛站,全面落實“135”快速反應機制,不斷增強社會治安控制力。
三是弘揚“實干”精神,打造“擔當型”公安。針對影響社會穩定、危害公共安全、侵害群眾利益的突出違法犯罪活動,主動出擊,共打掉惡勢力犯罪集團、團伙9個,實現連續18年82起命案全部告破。打擊“盜搶騙”“黃賭毒”“食藥環”“槍爆”違法犯罪攻堅有力,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0.1%,刑事發案同比下降11.8%,盜竊類發案同比下降23.5%的良好態勢。成功繳獲贓物價值120余萬元,追回并返還贓款贓物250萬余元,最大限度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
四是弘揚“工匠”精神,打造“服務型”公安。始終把人民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新型警力護校園”行動為學校加裝視頻監控110個,校園安全防沖撞、一鍵報警系統實現全覆蓋。抽調87名機關民警下沉看守所、12個農村派出所、5家醫院、49所學校開展“萬警千車下基層”活動。在538個自然村(組)安裝1260個“農村雪亮工程”視頻探頭,累計建設“智安小區”72個,筑牢信息化防控屏障,切實增強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五是弘揚“奮斗”精神,打造“過硬型”公安。堅持以實戰為導向,持續開展“戰訓合一”大練兵活動,切實提升公安隊伍的綜合素質,努力鍛造一支“四個鐵一般”的高素質過硬公安鐵軍。2021年以來,市公安局有22個集體和98名民警受上級表彰。
市民政局“234”舉措提高社會救助工作水平
市民政局優化救助政策、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實,推動社會救助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調整優化兩項政策。一是提高困難群眾補助標準。今年3月全面完成困難群眾提標工作,將農村低每人保月保障標準提高到600元,城市低保標準提高到825元;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標準提高到780元,城市特困人員供養標準提高到1080元;失能、半失能、全自理城鄉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補助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1380元、350元、80元。二是實施特困人員目錄外醫療費用政府兜底。印發《關于特困供養對象、孤兒醫療費用財政兜底的告知函》,主動對接醫療保障部門,及時獲取特困人員、孤兒就醫名單并交辦各鄉鎮和敬老院。分散特困人員、孤兒醫療政策報銷后剩余部分醫療費用,由各鄉鎮從臨時救助備用金中予以兜底;超出鄉鎮臨時救助權限的報縣級臨時救助予以兜底,切實解決了特困人員、孤兒就醫難題。
二、健全完善三項機制。一是健全部門聯動工作機制。成立社會救助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社會救助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職責、議事規則及成員單位主要職責,建立社會救助工作成員單位聯絡員制度。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絡員會議,強化信息共享、數據比對和監測摸排,健全多部門聯動的困難群眾動態監測預警和幫扶機制。二是完善低保對象激勵機制。印發《龍南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定期參加公益服務勞動實施細則》,為低保對象參加公益性勞動提供操作指南,有效糾治部分群眾“等、靠、要”思想,激發內生動力,推動生存性救助向發展性救助轉變。三是建立常態化業務指導工作機制。成立社會救助工作督導工作專班,將全市所有村(社區)納入巡訪對象,堅持“每天一批人一個村”,圍繞社會救助及城鎮脫貧解困工作,到各村(社區)開展業務指導和入戶抽查,加大政策宣傳的同時,切實指導各項社會救助政策落實。目前已完成64個村(社區)巡訪指導工作。
三、深入實施四項舉措。一是扎實開展社會救助領域專項治理。聚焦社會救助政策落實、資金管理和服務效能提升深入開展專項整治。重點對未納入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范圍的無勞動能力或弱勞動能力、持續增收能力弱、返貧風險較高的“三類人員”開展摸排,主動納入低保、特困127戶213人,臨時救助378人次32.9萬元,兜底保障成果得到持續鞏固。二是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印發《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方案》,每季度開展一次與鄉村振興、殘聯、醫保、人社、教育等部門的數據比對,組織開展摸排15206人次,識別認定低保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1805戶4738人,根據困難家庭救助需求分門別類落實好各項專項救助措施,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健全。三是強化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救助幫扶。組織村級民政專干每月開展一次困難群眾大走訪,及時發現困難群眾救助需求,做好日常走訪記錄,動態調整救濟措施。充分運用數字民政“查訪信息錄入”功能做好監測對象定期查訪。通過“線上+線下”齊發力,動態發現并實施救助212戶384人,切實做到動態監測和救助幫扶到位。四是扎實開展社會救助業務培訓。各鄉鎮每月自行組織一次業務培訓,加強村級民政專干業務知識學習。舉辦社會救助業務技能競賽,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干,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進一步提高鄉村社會救助經辦能力。
關西鎮多措并舉做好企業招工用工服務
關西鎮多措并舉做好企業用工保障,上半年送工任務完成率68.53%,實現“雙過半”,完成率位列全市第三。
一是摸清底數,建好臺賬。將全鎮劃分為44個網格,實行網格員與勞動力結對子的方式建立勞動力臺賬,全面摸清戶籍內18-55歲勞動力就業信息,詳細精準建立四類臺賬。充分發動村小組長、婦女小組長等群體收集勞動力就業信息,并建立各村外出務工人員動態交流群,確保就業信息及時、準確更新。對未就業人員建立一對一就業服務機制,由網格員對未就業人員的就業需求主動對接、逐一銷號。上半年以來,通過摸清底數實現本地勞動力送工82人,其中27人被確認為新招入企人員。
二是建好機制,壓實責任。成立3個招工招才團,按照“5+3+2+2”的原則,將全鎮143名招工任務、5名行業急需人才分解到團,壓實責任。常態化開展招工宣傳,結合“文明集市”宣傳各大企業招工信息,并利用微信公眾號、微信群開展日常招工宣傳,動態發布缺工信息。建立招工工作每月專題調度機制,每月通報招工進展情況,對連續兩個月無招工進度且未完成招工任務的進行通報批評,每季度未完成任務且排名最后的招工團團長作表態發言。對任務進度明顯滯后的招工團實行盯辦,已下發43份提醒函、35份督辦函,約談招工干部26人。
三是真情服務,助力穩工。先后走訪21家缺工企業,建立2022年新招入企員工結對服務臺賬,實行招工干部全覆蓋聯系機制,每月定期聯系一次,及時掌握員工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真情服務新招員工,不定期召開入企員工座談會,并利用端午節等時機,走訪慰問入企員工。開展以工招工,鼓勵員工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與外籍員工多交朋友,帶動外地人員到我市務工,上半年共完成外招16人,完成率8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