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表明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標志著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體現了黨在文化領域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實現了體系性躍升、創造性升華、突破性發展,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時代價值。
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
繼承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實踐品格。實踐性作為馬克思主義的顯著特征,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與活力的動力源泉。實踐性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特征。習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偉大實踐中孕育而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明體達用、體用貫通,也必將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豐富發展,成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源泉。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明確提出“七個著力”新要求,既有宏觀層面的整體指導,又有具體層面的實踐路徑,堅持了理論與實踐的辯證統一,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要開展文化建設、開展什么樣的文化建設及怎樣開展文化建設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充分體現了對馬克思主義實踐性的繼承和發展。
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新境界。習近平文化思想在繼承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文化發展新使命,著眼文化強國建設新需要,提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新要求,科學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時代之問,是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在21世紀的新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文化自信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之中,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中,提出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創造性提出“第二個結合”的重大論斷,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帶有普遍性的內在規律,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新境界。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印刻著最獨特的精神標識,蘊含著最優質的基因稟賦。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只有立足波瀾壯闊的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國道路的歷史必然、文化內涵與獨特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走出來的,也是從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中走出來的,扎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繼承和發展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理念;全面深化改革,體現了對“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革新思想的深入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思想,彰顯了對“天人合一、萬物并育”生態理念的深刻認識;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現了對“協和萬邦”“天下為公”大同理想的深沉追求等,均生動體現了我們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精髓的傳承。
有效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歷史方位,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當代社會相適應、同現代化進程相協調,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拓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路徑,不斷增強其在當代中國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實現將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與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有機結合,使得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顯著增強、日益堅定。
豐富和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貢獻中國智慧。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多重挑戰和危機交織疊加,人類文明的發展遭遇各種挑戰。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創造性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強調堅持開放包容,堅持互利共贏,堅持公道正義,倡導樹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堅決反對傲慢偏見、封閉排他、文明隔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重視文明傳承與創新、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等,以“中國之答”深刻回答了“世界之問”,為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和發展進步貢獻了思想智慧、注入了強大動力、指明了前進方向。
為人類文明事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在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在推動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就是向世界傳遞中國愿同各國一道促進全球文明交流互鑒,旨在推動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理念,堅持共商共建,合力營造平等包容的文明交流氛圍,合力提升人文領域全球治理體系效能,激發各主體各領域潛能,創新對話交流形式,合力探索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為推進全球文明交流交融、包容互鑒凝聚更多共識。中國以生動實踐向世界展現了作為文明交流互鑒倡導者、推動者、踐行者的博大胸懷和責任擔當,為更好推進人類文明進步事業提供思想引領和精神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