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報 告
?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縣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4年工作回顧
一年來,在縣委的堅強領導和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縣上下緊緊圍繞打造“一極兩市四區” ①發展戰略,全力以赴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較好完成了縣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全縣經濟社會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經濟運行穩中提質。科學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沉著冷靜,有效施策,促進了經濟逆勢增長。2014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15.9億元,增長11.5%,增速全市第一。實現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08.9億元,增長20.1%。完成財政總收入15.35億元,增長29.6%,增速全市第一,總量全市第五。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11億元,增長38.2%,增速全市第四;公共財政預算支出達到23.3億元,增長29.7%,增速全市第一。消費品市場保持旺盛勢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3億元,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17元,增長10.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40元,增長12%,城鄉居民收入增幅高于省、市平均水平。
(二)民生改善成效顯著。把解決突出民生問題作為頭等大事,更多精力和財力投向民生,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縣人民。全年民生投入15.8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68%。積極回應群眾期盼,圓滿完成90件民生實事。醫療衛生投入前所未有。籌資7000多萬元回購并改造縣人民醫院,總投資2.6億元的第一人民醫院開工建設,結束了龍南長達11年沒有縣級公立醫院的歷史。開工建設8個鄉鎮衛生院周轉房、業務用房項目。教育事業穩步發展。高考二本以上上線萬人比列全市第四,高中教育質量穩定在全市第一方陣。籌資9667萬元,實施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等教育項目37個,辦學條件明顯改觀。擴大公辦學前教育資源,18所公辦幼兒園建成開學,新增幼兒園學位3000多個,入園難問題有效緩解。順利通過省政府教育督導綜合評估。著力滿足群眾基本住房需求,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基本完成,新建、維修8377戶,累計改造3.14萬戶。470套棚改安置房加緊建設,開工建設1241套縣城保障房,統建1100套鄉村保障房,其中免費提供給“四類”人員②310套。率先在全省啟動移民搬遷進城進園試點,“金塘花苑”基本封頂,完成1165套住房搖號分配工作,“新圳花苑”順利推進。開啟“租售并舉”新模式,以每平方米1481元的低價,將200套保障性住房銷售給低收入群體。籌資1800多萬元,對黃沙管委會采煤塌陷區5個自然村163戶農戶實施整體搬遷。實施農飲工程14個,全面解決11.79萬農村人口安全飲水問題。投入2500多萬元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解決51個村小組低電壓問題。出臺實施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籌資5000萬元推進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32542名被征地農民身份得到認定,4804名被征地農民辦理了參保繳費手續。代課及見習崗位教師、村干部工資待遇大幅提高。
(三)改革振興步伐加快。搶抓機遇,善謀實干,重大政策項目加速落地,振興發展平臺更加堅實。全年爭取國家、省市層面改革試點19個,爭取項目391個,已下達計劃無償資金11.8億元,實到資金11.07億元。105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2.19億元,同比增長54.61%。海關總署和國家食藥總局對口支援方案先后出臺實施。龍南區域性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納入全國首批9個縣級試點之一。《“三南”承接加工貿易轉移示范地發展規劃》成功獲批。南昌鐵路局、市委、市政府同意并支持贛深高鐵在龍南設立較大站點。撤縣設市請示已由國務院批轉民政部征求意見,申報工作進入審批環節。舉全縣之力加快打造國家級一流經開區,投入近10億元實施園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10個,平整土方1200畝,新建園區道路12公里,鋪設工業污水管網26公里。《龍南經濟技術開發區空間發展規劃(2013-2030年)》完成專家論證,深商產業園一期控制性詳細規劃和概念性規劃完成修編。保稅物流中心申報工作全面啟動,陸路口岸作業區項目加緊推進。新晶鈦業、天清再生資源、鑫坤新材料等一批項目竣工投產,省市重點調度的7個項目全部注冊和進資,并已有一半以上項目投產。
(四)轉型升級提速增效。始終把產業升級作為發展升級的核心,注重招大引強、強鏈補鏈,加快承接產業轉移。全年新引進5000萬元以上項目16個,其中引進投資總額3.5億元的戀伊工業、投資2億美元的風能發電等億元以上項目10個,實際利用外資8418萬美元,增長16.35%。全面推行區縣領導和部門單位結對服務企業機制,積極協調解決征地拆遷、辦證、供水供電等問題。舉辦政銀企座談會7次,通過“財園信貸通”、“小微信貸通”等融資平臺,幫助綺都、鑫輝等41家企業解決融資6.55億元。獲評為“全省最佳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縣”,是全市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市、區)。龍釔重稀土公司在“新三板”③成功掛牌上市。雪弗特、順德明輝等4家企業成為全省首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匯森家具獲得2014年“中國質量誠信企業”稱號。龍南稀土精深加工產業被列為首批省級20個工業示范產業集群。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達到82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8.4億元,同比增長14%,增速全市第二;主營業務收入226.7億元,同比增長16.9%。工業用電量達到8.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66%。實現出口4.27億美元,同比增長10.8%。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金融機構期末存款余額93.86億元,同比增長11.6%;貸款余額63.58億元,同比增長22.3%,存貸比達到67.7%。龍南旅游產業被列為全省35個重點旅游產業集群之一,全年共接待海內外游客187.7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4.45億元。
(五)城鄉發展活力迸發。次中心城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產城互動格局全面拉開、多點支撐能力顯著增強。精心實施111個城市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0.07億元。城鎮化率提高1.97個百分點,達到46.24%。城鄉規劃更趨完善。《龍南都市區規劃》以及老城區、東湖新區、里仁片區控規通過專家評審,編制完成環衛、燃氣專項規劃以及石人片區控規。鄉村規劃編制工作有序推進,完成8個鄉鎮的總體規劃和鎮區控規編制。城市品質顯著提升。石人產城融合示范區取得突破性進展,金塘大道建成通車,金塘農貿市場已經竣工,高品位住宅小區初具規模,體育中心完成方案設計。龍洲路網基本形成,老年人文體活動中心動工興建,“宜居花園”項目全面竣工,龍洲片區初顯雛形。金虎路西段、金塘大道等8條市政道路建成使用,新都大橋基本完工,濂江南岸污水管網工程開工鋪設。縣城河堤防洪工程加快建設,迎賓大道景觀綠化、柳荷灣園林景觀、金雞寨公園全面建成,城市生態景觀更加和美。深入推進“三城同創”,城市管理長效管控機制逐步健全,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5%,人居環境不斷優化。“三農”工作穩步推進。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進一步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生產力,全縣流轉土地3.48萬畝。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40家、家庭農場30家。編制完成了《龍南縣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規劃》。籌資1480萬元,全力打好柑橘黃龍病防控攻堅戰,保障了臍橙產業健康持續發展。2014年小農水重點縣工程全面開工,改造總灌溉面積2.5萬畝。深入實施集鎮建設提升工程,楊村鎮、龍南鎮分別被列為全國重點鎮、江西百強鎮。充分考慮各類村莊的產業、風土人情等資源條件,合理定位、分類指導,63個和諧秀美鄉村建設點各具特色。安排縣級配套資金302萬元推進農村清潔工程,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加強傳統村落保護,里仁鎮新園村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六)社會事業協調發展。57個整村扶貧推進點成效顯著,減少貧困人口7910人。小武當山、程龍生態綜合旅游等重大旅游項目加快實施,九連山旅游規劃編制和客家圍屋申遺大力推進。龍南贛南客家圍屋營造技藝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著力繁榮群眾文化體育生活,成功舉辦第一屆全民健身運動會。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開展了尋找“最美龍南人”大型公益活動。五里山、里仁糧食中心庫維修改造工程有序推進。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水平穩步提升,連續四年被評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縣,連續七年被評為全省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縣。社會保障持續擴面提標,城鄉低保、五保供養等各項社會救助標準不斷提高。社會救助和老齡工作邁上新臺階,社會福利幸福園、里仁敬老院、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省級“救急難”試點取得初步成效。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完成植樹造林3.26萬畝,籌資1億多元實施無主尾礦庫、廢棄稀土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程。省發改委明確將我縣列入《江西省東江源源頭生態保護規劃》。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考核評價為“變好”。主要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100%,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100%。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其中生產安全事故同比下降40%。開展常態化24小時武裝巡邏,大力開展嚴打專項整治行動,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妥善解決群眾合理訴求,信訪秩序明顯好轉。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全面加強,應急處置水平不斷提升,成功處置“3·28”關西龍卷風、大羅煤礦“5·1”局部透水涉險事故、石峽山水庫因持續干旱造成縣城部分區域供水緊張等突發事件。
(七)政府建設得到加強。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縣政府領導班子收集的487條意見建議全部整改到位。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嚴格控制和壓縮行政經費支出,公務接待、外出考察等制度進一步規范,“三公”經費④下降18.85%。自覺接受縣人大法律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反映強烈的農村垃圾處理,省聘鄉鎮涉農站所人員工資由差額撥款轉為財政全額撥款,村組干部待遇等問題得到妥善辦理,新修農村公路104公里,完成535國道東江至汶龍段、龍關公路、105國道東坑段等路面修復改造。全年辦理人大代表建議72件、政協委員提案76件,辦復率100%,滿意和基本滿意率99.54%。政務公開深入推進,主動公開政務信息32469條。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銜接上級取消下放審批事項214項,市級委托審批事項15項,取消審批事項146項。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拆除違法建筑9747平方米,清理閑置用地1563畝。大力開展干部在編不在崗、“吃空餉”問題專項整治,清理人員27名。強化效能監察,嚴格實行扣分預警和效能責任追究,行政效能進一步提升。嚴肅查處了一批違法違紀案件,廉政建設得到加強。審計、統計、人事人才、國防動員、兵役、物價、檔案、供銷、煙草、工商、郵政、廣電、通訊、質監、鹽務、氣象、人防、縣志、婦女兒童、外事僑務、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各位代表!盤點一年工作,成績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縣委統攬全局、科學決策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有力監督、鼎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上下克難攻堅、真抓實干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政協委員,向所有參與、關心和支持龍南建設與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受宏觀環境影響,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二是產業層次不高,帶動性、支撐性強的重大產業項目不多;三是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進入償債高峰期;四是一些群眾的利益訴求還沒有解決到位,征地拆遷、勞資關系等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還一定程度地存在;五是政府效率還不夠高,體制機制問題沒有很好地解決,等等。對于這些問題和不足,我們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積極應對,認真努力加以解決。
二、2015年主要工作任務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推進法治龍南建設的開局之年,是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加快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攻堅之年,做好今年各項工作意義重大。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省、市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縣委十二屆九次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牢牢把握贛南蘇區振興發展歷史性機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保持定力,善作善成,適應新常態,實現新作為,深入推進“一極兩市四區”建設取得更大成效,為2018年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今年我縣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0%,財政總收入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5%。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外貿出口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以內。
貫徹總體要求,實現上述目標,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千方百計保持經濟較快增長
理性看待當前經濟形勢,因地、因時制宜,突出向深化改革要動力、要活力,千方百計打通、破解經濟發展的關鍵節點,努力爭創經濟發展新優勢。
1、充分尊重市場經濟規律。積極推進政府自我革新,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做好“放、接、管”工作,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給市場讓出更大空間。建立完善網上項目并聯審批系統和制度,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公平對待外資內資、國企民企等市場主體,使企業更加公平地開展競爭,市場更加高效地配置資源。推動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深化“先照后證”制度改革,放寬市場主體登記條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加快做大做強城投公司,賦予更為寬松的自主經營政策,努力在推行PPP模式⑤、拓展融資渠道、做活自主開發業務上取得新突破。
2、強化經濟運行調度。科學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更加注重對經濟特別是工業經濟的運行監測和分析調度,提高經濟運行質量。推行“一線”工作法,建立強有力的項目建設推進機制、要素保障機制和督促考核機制,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問題,力促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加強對項目履約情況的監督約束,繼續加大低效閑置土地清理力度,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扎實做好財政收入組織工作,強化稅源財源監管,確保應收盡收,保障民生和各項剛性支出需求。切實做好政府性債務管理和風險防控工作,逐步提高財政管理水平。
3、牢牢把握投資關鍵。深入挖掘《若干意見》政策紅利,充分利用國家部委對口支援優勢,爭取上級政策和資金扶持,擴大實物工作量。全年爭取無償資金12.5億元以上,爭取用地指標2000畝以上。加緊跟蹤推進撤縣設市、贛深高鐵設站、火車站改造升級、國家級園區循環化改造等重大項目和政策,主動對接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⑥等國家戰略。發揮重點工程支撐作用,全年安排重點工程項目98個,總投資120.6億元,其中年內計劃完成投資32.7億元。注重激活財政沉淀資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引導和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加強對重點工程招投標、資金、建設質量的監督管理,建設人民放心滿意工程。
(二)全力以赴推動發展升級
堅持區縣共建,強化平臺建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形成促進經濟發展的持久動力。
1、做大做優發展平臺。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完善經開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加快編制會龍、金塘、大羅以及新圳工業園拓展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啟動編制新拓展空間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千方百計保障土地供應,年內新征儲土地2000畝以上。加大經開區建設投入,完善園區路網,完成園區污水處理、燃氣設施建設,提升園區生產和生活設施配套水平。推進龍南保稅物流中心申報工作,加快建設龍南陸路口岸作業區,構筑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平臺。運用經營理念建設園區,完善投融資機制,支持經開區通過社會資本特許經營、發行債券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
2、群策群力招商安商。推進精準招商,繼續推行組團招商、駐點招商,完善產業招商圖譜,注重擇商選資、招大引強,精心組織重大招商活動,著力引進一批帶動力強、成長性好、發展前景廣闊的重大項目。完善招商政策,全面清理違法違規或影響公平競爭的政策,不折不扣地執行國家統一制定的優惠政策。堅持不懈優化發展環境,大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深化“五個一”幫扶工作機制⑦,為企業提供常態化服務,優選20家成長性高、帶動力強的企業重點培育。推動新正耀、匯森、普惠精工等企業上市。
3、培植壯大產業集群。堅持做大總量和優化結構并重,加快發展稀土精深加工、電子信息、現代輕工、食品藥品四大主導產業。圍繞筑造稀土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深化與贛州稀土集團戰略合作,推動龍釔高性能技術材料、銓通金鹵燈、南裕稀土等項目盡快投產、達產達標,扎實推進國家級龍南發光材料及稀土應用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發揮印刷線路板和印刷電路板的核心吸引力,著力引進LED、手機、家電等終端電子項目,建成投產駿亞電子科技、西多利實業項目,加快泰盛電子、怡高馬達項目建設,打造全省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提升現代輕工產業發展水平,加快匯森明達、戀伊工業、保升裝卸等項目建設,支持企業向自主品牌轉型,繼續保持在全省、全市發展加工貿易的領先地位。加快推進隆南藥化、龍南區域性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項目,抓緊規劃建設食品藥品產業園。年內力爭四大主導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0億元,利稅總額達到18.5億元,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0家。
4、精心培育新興業態。加快發展旅游休閑、金融服務、現代商貿等現代服務業,努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立足把旅游業打造成為核心增長極的支柱產業,以多元化開發利用溫泉資源為撬點,構建要素完整的旅游產業鏈,建設具有龍南特色的旅游產業集群。積極引進銀行、證券、保險等域外金融機構,支持駐縣金融機構發展,促進銀行信貸對經濟發展的支持,擴大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小額貸款公司及擔保行業健康發展。順應新型工業化發展趨勢,促進現代物流、信息咨詢、中介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提質擴容。加快發展商貿流通業,因地制宜建設富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商業街區,促進生活性服務業發展。
(三)推進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
堅持突出重點、創新機制,提升市域副中心城市的輻射力和影響力,示范帶動“三南”城鎮組團⑧發展。
1、重點突破加快產城融合。按照“規劃一片、建設一片、完善一片、繁榮一片”的思路,突破重點區域,穩步推進城市組團擴容。著力打造石人產城融合示范區,竣工“陽光龍苑”項目,開工建設體育中心、玉巖衛生院,完善教育、商貿、休閑等配套設施,探索實踐“產城互動、宜居宜業”的城鎮化發展新路。加快繁榮龍洲片區,全面完成龍洲路網建設,開工建設濱江路及生態景觀工程、新楊大橋,啟動移動樞紐大樓項目,穩步推進商業地塊開發。加快繁榮龍翔片區,著力建設東湖新區,科學謀劃、穩步推進職教園區建設。
2、完善配套提升城市功能。堅持規劃先行,配合完成《龍南都市區規劃》編制,啟動桃江、楊坊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編制完成地下管線、消防、廣告等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規劃。推進交通設施內通外連,開工建設金龍大道和金龍大橋,聯通環城道路,暢通金塘大道、新都大道。啟動火車站站前大道、龍昌路、龍翔大道等市政道路改造和提升工程。加快演教寺橋、中山橋危橋改造步伐,確保年內竣工通車。提升縣城能源、水利保障水平,開工建設110kv 楊坊輸變電工程、220kv臨塘輸變電工程,加快推進管道天然氣工程,啟動實施縣自來水廠5萬噸/日供水擴容工程、石峽山水庫改造工程,加快城市防洪堤工程建設。開工建設五星級酒店、汽車貿易城,新建一批公廁、農貿市場等便民設施,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
3、精細管理打造宜居城市。加快“數字城管”建設,建立“網格化”管理機制,提升城市信息化、精細化管理水平。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公園綠地、文化休閑等設施,增加城市公共綠色空間。繼續開展小街小巷改造,完善公共停車設施,優化市民出行、生活、休閑環境。深入開展渣土運輸、占道經營、衛生死角和亂停亂放等綜合整治,加強公園、廣場及市政設施的管理維護。強化交通組織管理,確保高峰時段、重點區域道路暢通安全。大力開展“三城同創”,引導市民共同呵護美麗家園,年內成功創建省級衛生縣城和第五屆省級文明城市。依法推進拆違控違工作,切實增強城市規劃區內違法建筑管控力度,切實維護城鄉規劃的嚴肅性。
(四)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堅持城鄉一體、以城帶鄉,推動城鄉生產要素雙向流動,促進產鎮村相互融合,實現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互動發展。
1、加快引農進城進園進鎮。統籌考慮城鄉人口、資源、設施布局,充分尊重農村群眾意愿,引導農村群眾向縣城、集鎮、中心村、自然村梯次集聚。全力加快“金塘花苑”、“新圳花苑”項目建設,為引農進城進園提供載體。切實保障進城落戶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完善戶籍、就業、醫療、教育、養老等保障機制,確保農民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推進鎮村聯動建設,完善圩鎮和集中建設點的道路、管網、路燈、綠化等基礎設施,提高綜合承載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深入實施集鎮提升工程,抓好楊村全國重點鎮、里仁市級示范鎮建設,推動其它集鎮擴容提質。堅持發展中心村、保護特色村、整治空心村,因地制宜推進58個和諧秀美鄉村建設點,打造一批特色產業基地、休閑基地、游樂基地。
2、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多措并舉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以及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創新農業經營機制,鼓勵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向承包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適度流轉,全年培育發展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20個以上,完成土地流轉4.2萬畝以上。培植壯大花卉苗木、臍橙、無公害蔬菜、茶葉、特種養殖等優勢特色產業,力爭成功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持續打好柑橘黃龍病攻堅戰,保障臍橙產業健康發展。扶持一批農業龍頭企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促進現代農業對接二產、連接三產,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推進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和馳名著名商標申報工作。加快農產品貿易市場建設。提升防汛抗旱能力,推進中小河流治理。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小農水重點縣工程,完成楊村、武當等項目區農田灌溉改造。實施規模化節水灌溉增效示范項目,建設管道微灌面積7000畝。
3、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力實施“凈空”、“凈水”、“凈土”工程,嚴控粉塵廢氣排放。加強城鄉飲用水源地保護,加大水資源環境整治力度,強化垃圾無害化處理、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加快建設東江工業園污水處理設施,啟動中心鎮垃圾填埋場選址規劃。加大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力度,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抓好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重金屬污染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整治畜禽養殖污染。堅決把好項目準入關,嚴禁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積極推進清潔生產、節能降耗,萬元GDP能耗下降5%以上。開展“清潔田園、清潔家園、清潔水源”行動,大力實施農村清潔工程,推進村莊凈化、綠化、美化。實施“森林城鄉、綠色通道”建設,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全縣森林覆蓋率穩定在81.4%以上,爭創省級森林城市。加大環境保護巡查、監測、執法力度,嚴格管控重點區域和領域,維護人民群眾環境權益。
(五)持續加大民生投入
增強民生責任與擔當,堅持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像落實發展指標一樣落實民生任務,不斷加大民生投入,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紅利。
1、扎實推進精準扶貧。改革扶貧開發方式,做到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管理,確保精確幫扶到戶到人。堅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通過產業扶貧、搬遷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保障扶貧等多措并舉,一對一解決突出問題。進一步加大縣本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支持貧困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省級定點聯系單位支持,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設立扶貧愛心基金,建設社會扶貧信息網,構建“大扶貧”格局。創新金融扶貧機制,實施扶貧對象貸款貼息政策。力爭年內減貧5500人以上。
2、全力攻堅醫療衛生。推進“三醫”一體化改革⑨,破除以藥補醫的舊機制,推動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基金并軌,讓城鄉居民公平享受醫保政策。加快提升公共醫療衛生水平,加大對縣人民醫院政策扶持力度,力爭年內達到二級綜合醫院標準。繼續推進縣第一人民醫院、急救中心、疾控中心檢驗大樓項目建設。加快里仁、武當、渡江、東坑等衛生院業務用房及職工周轉房的新建或改建步伐。推進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實現群眾就近就醫。多渠道充實引進衛生專業技術人才,加強醫技人員培訓,探索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績效薪酬機制。加強人口計生工作,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穩定低生育水平。
3、鞏固提升教育水平。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優化城鄉教育網點規劃布局,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啟動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改善城鄉學校辦學條件,實施14個學校標準化建設項目,新增公辦幼兒園15所、改擴建中小學9所,增加學位4200個,著力解決入學難和“大班額”問題。加快推進龍南思源實驗學校建設,確保今年秋季建成開學。基本建成夾湖、程龍九年一貫制學校,加快推進里仁九年一貫制學校項目,啟動石人片區公辦學校建設,完成龍南中學體藝館主體工程。夯實高中教育基礎,爭取在培尖培優上有較大突破。加快農村中小學教師保障性住房建設。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進職教中心、實訓中心項目建設,增強服務產業能力。進一步加大老年教育事業發展力度。
4、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切實改善困難群眾生活居住條件,新建保障性住房500套,實施棚戶區改造700套。做好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收尾工作。加快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完善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政策,繼續做好社會保險提標擴面工作。擴大養老、工傷、醫療、失業、生育保險覆蓋范圍。穩定新農合、新農保的參合率和參保率。抓緊推進社會福利幸福園、老年公寓、老年人文體中心、里仁鎮敬老院、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殘疾人托養中心等項目建設。籌資1820萬元,新修70公里農村通組公路。加快實施“危倉老庫”維修改造工程,切實保障糧食安全。完成文化館、歌劇院、圖書館、電影院、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群眾性文體場所的建設,廣泛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加快推進革命烈士陵園改擴建工程。繼續做好國防動員、農機、水文、兵役、檔案、供銷、煙草、人防、郵政、廣電、通訊、質監、氣象、防震減災、外事僑務、民族宗教等工作。
5、建設和諧平安龍南。繼續發揮好原籍干部、婦女、應急處突三支隊伍的作用,加強社會矛盾隱患排查化解和風險評估,從源頭上減少不穩定因素。擴大“天網”覆蓋面,建立完善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有效防范和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提高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引導群眾依法表達合理訴求,依法處置非正常上訪。高度重視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確保廣大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快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減少一般事故、遏制較大事故、杜絕重大事故。完善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運行機制,創新加強應急宣傳演練,提高應急處突能力。
(六)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堅持依法行政,從嚴治政,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勤勉務實的工作作風,打造人民滿意政府。
1、以法治思維履行政府職能。增強公務人員法治意識,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的能力,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認真執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進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辦理時效和實效。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完善行政決策規則和程序。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嚴格重大行政決策和重大矛盾化解的合法性審查。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著力解決權責交叉、多頭執法的問題。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讓政府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2、以實干定力開拓發展境界。鞏固和發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始終踐行執政為民工作宗旨,持之以恒整治“四風”問題⑩,恪守“三嚴三實”,促進作風建設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堅持以“釘釘子”精神的抓落實,以久久為功的韌勁求實效,緊緊圍繞發展大局和群眾關切,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以實干作風取信于民,以發展成果惠及于民。大力倡導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建立健全工作部署、檢查落實、監督反饋等工作制度,全面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創造性和前瞻性,做好“十三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科學謀劃龍南未來發展。
3、以廉潔從政塑造良好形象。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國務院“約法三章”和省市相關規定,扎實做好公車、辦公用房等方面的改革和清理,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嚴控“三公”經費,把更多的財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加強財政資金使用、國有資產監管、政府投資采購、公共資源交易、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關鍵崗位的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著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堅持從政治政,嚴格效能問責和崗位績效考核,大力整治“庸懶散”,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工作,任務繁重,責任重大。讓我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和依靠全縣人民,進一步解放思想,攻堅克難,開拓進取,真抓實干,不斷開創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振興發展新局面,為2018年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注???? 釋
?
1、“一極兩市四區”:縣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確定的發展戰略,即把龍南打造成為贛州南部核心增長極、贛南次中心城市和贛粵邊際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先行區、全省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首選區、贛粵邊際生態文明示范區。
2、“四類”人員:在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中,享受政策補助的“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革命烈士子女”四類人員。
3、“新三板”:指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進入代辦股份系統進行轉讓試點,因不同于原轉讓系統內的掛牌企業,故形象地稱為“新三板”。目前,新三板不再局限于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而是全國性的股權交易平臺,主要針對中小微型企業。
4、“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安排的出國(境)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
5、PPP模式:PPP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縮寫,是政府和私人企業之間為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基于具體項目的合作融資模式。
6、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7、“五個一”幫扶工作機制:對企業實施的“一個企業、一名領導、一個部門、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跟蹤服務機制。
8、“三南”城鎮組團:《江西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構筑“一群兩帶三區四組團”為主骨架的省域城鎮體系,其中“三南”城鎮組團是以龍南縣城為核心,推進與全南縣、定南縣融合發展。
9、 “三醫”一體化改革:醫療、醫保、醫藥的“三醫”聯動改革。
10、“四風”問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11、國務院“約法三章”:2013年3月1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提出:本屆政府內,一是政府性的樓堂館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財政供養的人員只減不增;三是公費接待、公費出國、公費購車只減不增。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