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村情
助水村位于南亨鄉(xiāng)西南方向,東與三星村接壤,南與武當(dāng)鎮(zhèn)接界,西與石門村毗鄰,北與西村村接界。助水村國土面積共計(jì)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00畝,山地4800畝,林地4000畝,果園 200畝,是南亨鄉(xiāng)人口和村域面積最小的行政村。全村轄6個(gè)村民小組,分別是一組、二組、三組、四組、五組、六組,有村民374戶1543人。有支委委員3人,村委干部3人,交叉任職1人,共計(jì)5人,均為中共黨員,葉月添為上屆留任,葉月平為2019年6月補(bǔ)選,其余均為2018年初換屆上任。其中,30-40歲的1人,40-50歲的1人,50-60歲的3人。大專學(xué)歷1人,初中學(xué)歷4人。
助水村精準(zhǔn)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62戶212人,低保戶44戶,五保戶5戶,邊緣戶1戶3人。貧困戶中因病致貧22戶,占比35.5%;因殘致貧22戶,占比35.5%;因其他原因致貧18戶,占比29%。2014年脫貧4戶22人,2015年脫貧9戶30人;2016年脫貧9戶37人,2017年脫貧12戶45人;2018年脫貧7戶23人;2019年脫貧13戶47人,還有8戶12人未脫貧。
二、歷史人文
助水村位于南亨圩南偏西6.5公里,村建于西北山下兩條小溪匯合處。助水村村名的由來有個(gè)傳說,該處坑石山多,水源較缺,逢干旱季節(jié),坑水干涸,人們吃水困難,后有一位仙人下凡,在三組山前現(xiàn)名井水巖的地方叫了幾聲,然后用鐵棒往下一杵,泉水就流出來了,幫助村民解決了吃水問題,故名助水坑。助水村全村以葉為姓,是從武當(dāng)鎮(zhèn)大壩村田心圍遷至助水村的客家村民,至今已有400余年。作為客家血脈,助水村境內(nèi)現(xiàn)存有名為“新屋仔”的圍屋一座,坐落于助水村六組。
清朝年間,助水村三組有一名為葉艷章的官員,因其立功十次,由南昌府贛州府賜有《英者世勛》的牌匾一塊,目前懸掛于三組廳堂內(nèi)。因年代久遠(yuǎn),歷史故事已無法考究,甚是遺憾。
葉水榮,助水村四組人,先后在廣西等地投資修建大棚蔬菜基地,是助水村的優(yōu)秀鄉(xiāng)賢。2018年底,他不忘家鄉(xiāng),毅然投資200多萬元在東村村修建了200畝的大棚蔬菜基地,帶動(dòng)了村民的種植熱情,解決了34名貧困人員的就業(yè)問題,是遠(yuǎn)近聞名的實(shí)干家。
三、自然景觀
助水村建立在丘陵的峽谷和平地之間,全村六個(gè)小組呈長條形依次分布在助石公路沿線。境內(nèi)綠樹成蔭,溪水潺潺,一片鳥語花香。
助水村村部位于助水村中間位置,前后被連綿的山脈包圍,門前是一連片稻田。初春,褪去冬天的寒冷,山間一派綠意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田間成片成片的紫云英,天氣晴朗時(shí),千朵萬朵紫紅色的花兒搖曳生姿,引得蜂蝶飛舞。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