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村情
(一)村情概況
紅楊村位于龍南鎮(zhèn)北端,東接紅巖村,南臨井崗村,西連桃江河,北靠全南縣龍下鄉(xiāng),距縣城約4公里。全村轄區(qū)面積12.5平方公里??倯魯?shù)1046戶,3223人。村小組17個,分別是新王屋小組、陳屋小組、魏屋小組、巖背小組、向陽小組、自力小組、金和小組、東風小組、新溫小組、寨下小組、大王屋小組、王沙坪小組、新居龍小組、逕口小組、新圍小組、趙屋小組、下紅旗小組。主要產(chǎn)業(yè)為甜玉米、蔬菜等種植業(yè)。
(二)隊伍建設(shè)
村干部:村“兩委”干部5人,其中女性2人,35周歲以下干部2人,平均年齡38.4歲,大專以上學歷4人。書記(兼村主任):溫勝陽,村委委員:徐東升(會計、民兵連長)、鐘春娥(婦聯(lián)主席、報賬員)。支委委員:魏光源(紀檢委員兼村務(wù)監(jiān)督委員會主任)、徐東升(副書記兼組織委員)、鐘春娥(宣傳委員)、王艷菊(支委委員)。
紅楊村17個村小組組長:新王屋小組王春泉、陳屋小組陳軍民、魏屋小組魏日健、巖背小組徐河順、向陽小組林家銀、自力小組徐澤陸、金和小組鐘樹志、東風小組溫余昌、新溫小組溫友發(fā)、寨下小組賴永旺、大王屋小組王日庚、王沙坪小組王思明、新居龍小組王強、逕口小組王志程、新圍小組王小春、趙屋小組趙軒平、下紅旗小組王昭。
(三)基層黨建
全村下設(shè)2個支部(玉太黨支部、下楊黨支部),黨員80人,其中35歲以下的黨員24人、女黨員14人、老黨員11人(黨齡滿50周年)、流動黨員5人。黨小組4個,黨小組長分別為陳軍勇、魏日揚、王定發(fā)、王召敏。
(四)低保戶數(shù)
全村低保戶71戶106人,其中城市低保3戶3人,農(nóng)村低保68戶103人。
二、歷史人文
(一)村名由來
紅楊,寓意“鮮艷的紅旗,高高飄揚”,1969年由原下楊大隊和玉太大隊合并,得名紅楊村。
(二)姓氏結(jié)構(gòu)
陳、魏、溫、王是紅楊村的主要姓氏。陳姓,始祖陳胡(滿)公(公元前1076-公元前1034年),公元1062年第八十四世魁公帶領(lǐng)家室遷往汀州莊(今福建省寧化縣石壁村),而后第八十九世志萬公(萬三)從福建遷徙至定南半天堂,后遷至龍南。魏姓,始祖畢萬,受封魏氏,因長期戰(zhàn)亂,魏氏第八十五世,由永豐縣華田遷徙到龍南縣城十字街。于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2年),落居下楊坊,繁衍至今。溫姓,明正統(tǒng)年間由溫善琳之子溫才顯、溫才穎等兄弟六人從福建上杭遷居到龍南。溯源歸宗,紅楊村各宗族祖先大多是從五湖四海遷徙到本村,有的是商賈、官宦攜家室遷徙而來,有的是為了逃避戰(zhàn)亂、饑荒而來,有的是從附近縣市、鄉(xiāng)鎮(zhèn)置業(yè)于此,各姓氏族人通過幾百年的繁衍生息,最終形成了今天紅楊村的宗族分布格局。
(三)風土人情
窯下山歌,紅楊村舊時燒制的磚瓦享譽全縣三百余年,具有堅硬不脆、青磚吸水性強、白瓦不易滲水的優(yōu)點,特別是鴨麻湖的泥,能燒制出質(zhì)量最好的磚瓦。紅楊村民在辛苦的勞作過程中,總結(jié)、編制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窯下山歌,形成了別具特色的窯下文化。如《逗妹子》(唱只山歌到對江,對江妹子花一樣。答應讓哥親一口,明日送你新衣裳),《捶泥》(槌起槌落聲連聲,汗滴化土泥濺身。早日討得婦娘歸,腰駝背痛心亦甜),《夫妻挑泥》(夫唱:扁擔上肩兩頭彎,一肩挑到窯棚邊。若問哪來大勁頭,郎在后面妹走前。妻唱:油菜開花金燦燦,夫妻雙雙挑泥團。燒出青磚和白瓦,妹剪花襖郎做衫)等,表達出客家人熱愛勞動,追求愛情和幸福生活的真摯情感。
打靛,紅楊村打靛不知起于何時,但止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对娊?jīng)·采綠》中記載:“終朝采藍,不盈一襜。五日為期,六日不詹。”蓼花開后,一串串紫紅色的花,布滿田野,驚艷、靚麗而妖嬈,引來無數(shù)的蜂飛蝶舞。收割的藍草經(jīng)水浸泡、打靛(有節(jié)奏地連續(xù)循環(huán)擊打、來回推動,讓氧氣進入藍草浸泡的水中)、沉放、過濾,得到藍靛。精制的藍靛則用于繪畫,謂之“花青”。
黃金條,由胡蘿卜腌制而成的。在桃江水九曲十八彎的沖擊之下,從上游侵蝕而來的大量泥沙,最適合胡蘿卜的生長。紅楊村村民挑選出最好的胡蘿卜,放進桶房,灑上粗鹽腌制,待胡蘿卜慢慢沁出水份,撈出放到太陽下晾曬,晚上再放到先前的鹽水中浸漬,再曬,直到胡蘿卜把鹽水全部吸收完。最終胡蘿卜通體透明有著金黃色的光芒,這就是“黃金條”得名的由來。曬好的黃金條,切成細絲,在清水里浸泡十幾二十分鐘,把鹽分浸淡,撈起濾干水分,放到不放油的鍋中把水分煸干,另起鍋燒油,放上蒜仁把蒜炸香,再放上干辣椒,再把煸干的黃金條放到油鍋中,炒香,配上青紅辣椒絲,香氣撲鼻,讓人胃口大開,能品嘗出陽光的味道。
龍頭魚,紅楊村龍頭魚極為稀有,是在龍頭灘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下天造地孕而生的。清同治《贛州府志》載:“龍頭魚以龍南龍頭灘得名,形類小舫,長兩三寸,冬月乃盛?!彼畲蟮奶卣魇穷^上嘴角左右各長一條肉須,魚身銀白鮮嫩漂亮。如烘成魚干,色澤黃燦,手感柔軟,散發(fā)著河魚特有的芳香。烹調(diào)時配以生姜絲、大蒜、青椒,佐以黃酒、醬油,鍋中攪拌之,一盤色澤鮮明,魚香撲鼻,引人流涎的龍頭魚炒辣椒,就閃亮登臺,很快就成了眾筷之的。龍頭魚因口感鮮嫩,營養(yǎng)價值高,價格昂貴,所以只出現(xiàn)在莊重的宴席上,招待尊貴賓客。據(jù)傳古時龍南官員曾把龍頭魚干作為稀珍禮品進貢皇帝享用。
(四)古跡遺址
龍王廟,位于桃江河龍頭灘東岸,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廟殿內(nèi)有龍王爺像、一對金童玉女像以及“雨、風、電、雷”四大護神的畫像,廟柱上刻著“喚雨呼風永駐人間降福祉,鎮(zhèn)魔除惡長蔭黎庶保平安”的對聯(lián),詮釋了建廟的初衷。上世紀80年代,隨著我縣旅游事業(yè)的興起,龍王廟香火日增,周邊的贛、閩、粵及港澳游人,絡(luò)繹不絕前來參觀、祈禱。后來,由于在龍頭灘下游五里處筑起了龍頭灘水電站,“浪卷江翻千堆雪”的龍頭雪浪和神奇的龍王廟淹沒在碧凈的龍?zhí)逗小?/font>
陳屋圍,清朝嘉慶年間陳姓開基祖陳彥英所建。陳彥英帶著風水先生,一路跋山涉水,行至玉石仙巖腳下,見玉石燦爛,華光四射,祥瑞四生。而洶涌的桃江河,在玉石巖腳下沖擊出一塊大平原,土地平闊肥沃。該地視野開闊,可遠眺彈子寨和三江匯流處,與桃江邊上紗帽嶺也隔江相對,實為風水寶地,遂于此山崗之上建圍,從定南縣半天堂遷此定居。陳屋圍坐北朝南,正面建有上下兩道圍大門,東邊的叫上圍門,西邊的叫下圍門。圍門口兩邊有麻條石,夏日,桃江河清爽宜人的風越過青青的田壟,穿圍門而過,村人閑坐于麻條石上,通身涼爽舒坦,聊家常話桑麻,鄰里關(guān)系特別融洽。而冬日,村人搬張矮竹椅,坐在圍墻根下,曬著太陽,悠閑的時光從容而過。陳屋有祠堂三座,分別叫東頭廳廈、西頭廳廈和老廳廈。西頭廳廈是新廳,在圍外。而東頭廳廈和老廳廈,則是與圍門相向而建,東頭廳廈是私廳,并非全部陳姓人所有,現(xiàn)已倒塌。而老廳廈和西頭廳廈,則是歸全部陳姓人所有,現(xiàn)已修葺一新。圍屋圍墻高達4米,四角有炮樓,炮樓上和圍墻上分布著有序散落的十字形槍眼。圍屋的后背,有條埂,叫龍埂,生長著許多需幾人才能合抱的古松,是陳魏兩姓人家的風水林,后來被毀。風水林盡管被毀,陳姓人家依然出了許多人才,有從政的政要,有許多當老師的,從這點而言,陳姓是詩書簪纓之族。
魏屋圍,座落于玉石仙巖腳下,從陳屋后一條小路折拐而進。魏屋圍建于明代嘉靖年間,圍屋偏西南方向,依山勢而建,前低后高,層級而上,圍屋最后棟的房子與前面廳廈門前坪落差約10米,漸次遞進的圍屋有著一種音韻之美。圍屋廳廈為一門三進式,祖廳牌位前書有“鉅鹿堂”三字。整個圍屋呈長方形,寬約百米,深約五十米,共建有住房14棟,共183間,住有100多戶600余人。在一次洪水中,魏屋圍的圍門和圍墻被沖破,后來也未修補,自圍墻沖倒之后,原本出了眾多人才的魏屋圍,更是人才輩出。圍墻雖沖倒了一段,但是四角的炮樓還在,特別是處在松樹垅山崗之上的兩座炮樓,居高臨下,看上去格外的雄偉,遠望有巍峨之勢。
趙屋圍,下楊坊片最早的立基地,早在17世紀初(約1602年),趙屋圍人在這里辛勤耕種,繁衍生息,世世代代安居樂業(yè),最興旺時共有30余戶140余人,迄今已有400余年歷史。四周的群山,把立基地攏成一朵蓮花般的形狀,而趙屋圍、山上的梯田和圍屋前的黃坑大水庫,構(gòu)成了這朵蓮花的花瓣。圍屋背靠的青龍山,蒼勁蔥郁,仿若是水墨畫上鋪就的一抹濃墨。穿過圍屋的矮墻,祠堂前是一個大的空坪,空坪處有樹如蓋。圍門前的黃坑大水庫魚蝦眾多,后山青龍山綿延至金盆山,山里動植物奇多,忙可耕田漁獵采藥,閑可聽風看雨讀書,褪去世間的繁華,是古人曾經(jīng)向往的桃源。踏進趙屋圍的祠堂極其平常,不顯山露水,與兩側(cè)高大的炮樓相比,顯得極為簡樸。從祠堂左側(cè)門廳信步而出,是一個有著兩個拱形門的小院落。兩個拱形門之間,是青磚砌就的長方形花窗,花窗上七個四瓣花型圖案,猶如天上北斗七星。院落里的木門、木窗的四格型繁復雕花,顯示出工匠的高超技藝。從圍屋后的青龍山上,觀整座圍屋,呈半圓形,兩座依舊完好的炮樓把整座圍屋襯得特別有韻致。而黃坑水庫,像一面鏡子,處于圍屋之下。遠望,整座圍屋呈現(xiàn)出“美人梳妝”之態(tài)。
王屋圍,處在桃江龍逕口之上的百頃土地之上,距縣城5公里,坐北朝南,呈長方形,圍內(nèi)結(jié)構(gòu)嚴整,布局俱佳,功能齊全,從空中俯瞰,圍內(nèi)結(jié)構(gòu)成一個王字。在圍里代代相傳,從前有王姓兩兄弟,父母早亡,兩人相依為命。后來哥哥娶了嫂子,嫂子日日夜夜對其虐待打罵,弟弟為了活命,被迫離家出走。流浪途中,機緣巧合,竟然做了一位大官家的保鏢。在一次劫難中,弟弟救了那官員一命。為報答救命之恩,那官員幫助弟弟發(fā)了大財。幾年之后,弟弟帶了幾船的財產(chǎn),欲回老家定居。因念及嫂子兇惡刁蠻,便裝成一個討飯佬,拿著打狗棍,提著裝飯的舊竹筒,回到哥嫂家門。果不出所料,其嫂見狀,覺得這個窮鬼此次回來是要分其家產(chǎn),立馬大罵,叫他滾出去,永不要回來。弟弟滿含著熱淚,拄著打狗棍傷心難過而出。在村口剛好遇見在外勞作的哥哥,哥哥見到幾年來生死未卜的弟弟落魄而歸,抱著弟弟大哭,說寧愿休妻做光棍也要讓弟弟在此住下。但弟弟早已傷透了心,看到哥哥如此重手足之情,順手就把手提的大竹筒塞給了哥哥。然后轉(zhuǎn)身朝桃江邊跑去,哥哥擔心弟弟安危,提著竹筒緊跟著弟弟。但竹筒太重,他根本追不上弟弟,等他走到江邊,看到弟弟上了一艘停泊在桃江上的大船,揚帆而去,遠走四川。傷心欲絕的哥哥,打開竹筒一看,竹筒里裝的全是金銀財寶。為了紀念弟弟,哥哥用這些錢財,按照弟弟所乘船的模樣,建了這座圍屋。圍屋坐北朝南,四角建有四個三層樓的炮樓。祠堂為四進式。俯瞰這只船形圍,在綠色的田疇中,滄桑、古老,卻不失氣勢,風吹稻苗,像是航行于茫茫綠海之上,而稻浪成熟之時,這船形圍又像是行駛在金色的大海之上。而當洪水來襲之時,這船形圍就變成了一艘諾亞方舟,劈波斬浪,護佑著一方蒼生。
麻墩庵,又名玉峰山庵,位于縣城北面約2.5公里的玉石仙巖西邊的矮寨腳下,紅楊陳屋圍南面。據(jù)舊縣志記載,麻墩庵始建于明代,由楊坊人唐瑞捐租四十七石,木梓山兩塊做基金建造,四合院式磚木結(jié)構(gòu),庵門的對面是殿堂,兩邊為僧房,庵門坪左右各栽有一株古柏,庵房外面長著許多青翠的茶梓樹和梧桐樹,庵門坪前面還有一口大池塘,這可能做防火養(yǎng)魚用的。每年9月19日是觀音佛母出家的日子,庵里會舉行廟會,在庵外豎起幡旗,常有大批信徒前來朝拜,熱鬧非凡。明朝正德十三年,都督御史王陽明平息三浰班師時,曾率信徒游玉石仙巖,小憩半個月。期間他曾抽空到近在咫尺的麻墩庵宣講心學。邑人庠生賴昕在《謁王文成公祠》一詩中贊揚王陽明在此布道講學:“陽明講學記當時,俎豆今為世代師。經(jīng)濟由來遵德性,淵源從此辯良知。辭香手炷感先澤。喬木風高系后思。自有勛名麟閣重,龍文百丈……”。據(jù)麻墩庵附近的老人回憶,民國時有位叫康北渝的老先生在庵里辦過私塾,解放前后又有縣城王與人先生在此辦私塾,招收附近楊坊各姓學子入學。教材有《四書五經(jīng)》、《幼學瓊林》、《賢文增廣》、寫字、珠算等。解放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改變,人們不再當和尚尼姑了,私塾也變成了公學,麻墩庵從此漸漸衰敗了。上世紀70年代,濂江公社選派了一位井崗籍的干部為院長,組建了公社敬老院,后敬老院又遷至禾樹下東邊新的院址。現(xiàn)在麻墩庵漸漸變得無人問津,破敗的庵房成了附近陳姓人的養(yǎng)雞場。
三、自然風光
龍頭灘瀑布,位于紅楊村西南端,距縣城約7公里,沿桃江河順流漂行40分鐘便可到達。途經(jīng)九曲十八灘,江中危石突兀,兩岸時而青山翠竹,時而巨石壁立,江水奔騰不息,波濤洶涌,卷起千層雪浪,蔚為壯觀,人稱“龍頭雪浪”。矗立岸頭的龍王廟,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公元1573-1619年),廟內(nèi)的“龍王爺”和“風、雷、雨、電”四大護神神像,神情畢現(xiàn),栩栩如生。過廟入陰陽峽谷,穿翠竹曲徑,從金盆山上庵“龍井”溢出,匯聚船窩、水逕、龍坑各山溝清泉,恰似一條蛟龍,直向龍頭灘奔瀉而來,匯聚成百米的五級水濂瀑布,層層疊疊,相連無間,到了五疊懸崖,瀑布象是從天而降,急流沖瀉,飛煙噴霧,雪珠濺巖,瀑聲轟鳴,震蕩山谷,氣勢磅礴,蔚為壯觀。瀑布下面的仙女石上站著一個婀娜多姿的“龍女”。龍女旁邊有個不深的“龍女潭”,潭水清澈透底,相傳這是龍女沐浴的地方,順著石壁沖瀉而下的泉水注入潭內(nèi),叮咚作響,站在潭邊,涼意陣陣襲來,仰望瀑布,只見從懸崖峭壁上依山勢折成的五級水簾懸掛半空,足有近百米高。山頂藍天,樹木蔥蘢,蒼鷹旋空,偶能聞到龍坑百年巨桂散發(fā)出的沁人心肺的桂香,加上五疊瀑泉,組成了一副奇妙壯麗的山瀑圖畫。從“龍女潭”旁攀鐵架護欄而上,就到了第四級瀑簾下面的“龍?zhí)丁薄_@是個經(jīng)過億萬年泉瀑沖瀉而形成的深潭,直徑有十來米?!?/font>郡縣釋名》記載:“以縣位居百丈龍?zhí)吨?,定名龍南”。傳說這龍?zhí)妒悄虾}執(zhí)釉邶堫^灘鎮(zhèn)水妖時所居的行宮。至于龍?zhí)妒欠裼邪僬缮睿坏枚?/font>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