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免费A级毛片,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關懷版 無障礙 無障礙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部門信息公開目錄>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動態>政務動態

思故臺上憶忠魂——許昌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

訪問量:

許昌烈士陵園始建于1951年,坐落于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占地63.6畝。陵園紀念廣場東西中軸線上矗立著一座高29.6米的紀念碑,外形是兩支漢陽造步槍造型,象征著解放許昌的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兩支勁旅。碑體正面鐫刻著朱德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個金色大字。底座刻有2017年重修許昌烈士陵園時的碑文。

碑文如下:

中原腹地,漢魏故都。近代以來,英雄輩出,為民族獨立、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繼、英勇奮斗,譜寫出許昌歷史的新篇章。其光輝業績,與天地同在;其革命精神,與日月同輝。

辛亥革命時期,許昌的仁人志士為滅帝制、求共和慷慨赴義;大革命時期,許昌的優秀兒女為援五卅、助北伐血灑桑梓;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許昌的先鋒英華為勞苦大眾翻身解放暴動司堂、浴血中原;抗日戰爭時期,愛國將士為固守許昌城、抗擊日寇野蠻侵略喋血沙場;解放戰爭時期,人民子弟兵為六次解放許昌、建立新政權不畏犧牲;新中國成立后,英烈楷模為國家和人民利益、為維護世界和平獻出生命。長河悠悠,逝者如斯,掬滴撮要,實難勝表。

適逢盛世,慎終追遠。為旌表先烈,垂訓來者,乃重修陵園,以慰英靈。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中共許昌市委

許昌市人民政府

二Ο一七年九月三十日

背景介紹

碑文高度概括了許昌在近代以來英勇斗爭、浴血奮戰的光輝歷程,生動講述了英雄先烈為了謀解放幸福、求和平美滿前仆后繼、頑強斗爭的英勇事跡,充分展現了黨和人民對烈士的崇高敬意。相傳西漢時期灌夫曾在許昌修筑思故臺,登高遙望寄托思鄉之情。如今敬讀許昌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更讓人對英烈肅然起敬,感慨萬千。

 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后,許昌10萬余名工人、農民、學生、商人參加反帝斗爭。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后,許昌縣農民運動發展迅速,不僅成立了許昌縣農民協會、農民自衛團,還牽頭成立了河南省農民協會。中共許昌縣地方執行委員會積極組織農民協會配合北伐軍作戰,造成京漢鐵路中斷,使奉軍行動受阻,被迫從許昌往北潰退。1928年2月12日,在中共許昌縣委書記李杜、縣委委員薛朝立等人領導下,司堂村及周邊村莊的2000多貧苦農民高舉工農革命軍大旗,舉行農民暴動,殺土豪、焚地契、開倉分糧,引起國民黨反動勢力和土豪劣紳的恐慌。2月15日,國民黨許昌縣當局調集兩個團的兵力,對參加暴動的農民進行屠殺和迫害,先后有100多名暴動骨干被逮捕,105名暴動骨干及其家屬慘遭殺害。由于叛徒告密,轉移到開封開展地下工作的薛朝立不幸被捕入獄,并于1929年9月壯烈犧牲。司堂農民暴動打響了豫中農民暴動第一槍,在河南農民革命運動歷史上留下了光輝一頁。當年上海《申報》發表“共產黨武裝占領許昌西北鄉一帶”的消息,轟動全國。

1944年,侵華日軍為打通平漢鐵路南段,發動了河南會戰。許昌是平漢鐵路中段的交通樞紐,地理位置重要。日軍在飛機、大炮和坦克的掩護下,從北、西、南三面同時向許昌發動進攻。面對10倍于己的敵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29師愛國官兵,在師長呂公良帶領下浴血奮戰,并通電全國,決心抗戰到底,誓與許昌共存亡。終因實力懸殊,許昌城被日軍攻破,呂公良和2000多名官兵戰死沙場,展示了中國人民不畏強虜、不屈不撓的戰斗意志。

解放戰爭時期,許昌是國民黨軍的重要屯兵站和軍事物資補給站。為了切斷敵人的補給線,1947年12月,陳毅、粟裕領導的華東野戰軍發起平漢路戰役,三縱奉命破擊官亭至許昌段鐵路,于12月14日夜發起總攻。許昌城城墻高約兩丈,護城河寬約五六丈且水深一丈有余,城門處的橋梁是進城必經之地。西門外有一座木橋,是進入西門的唯一道路。第23團擔負主攻西門的任務,縱隊首長命令要確保這座橋決不能被敵人破壞,同時想盡一切辦法集中火力攻破城門外的敵地堡,摧毀敵人火力點。3營8連指導員李華帶領爆破隊趁著夜色越過護城河后,連續進行了4次爆破,僅僅用了8分鐘就炸開了西城門。副連長楊佩山帶領30名突擊隊員,在炮火的掩護下跨過獨木橋,沒等敵人發現便攀上了城樓。緊跟著,8連戰士全部突進許昌城內。王明杰、吳之習、陳祖德、宋玉華等戰士占領了城頭上第一個碉堡,繳獲了兩挺機槍及100多顆手榴彈,依托這個碉堡打退數十倍的敵軍4次夾擊,使敵人未能前進一步,保證了后續部隊源源不斷地沖進城內。某團2連2班更以生動的“戰場喊話”使敵人一個完整的戰斗連一槍未放即放下了武器。該團排長夏登高帶領一個班在城墻上沖破敵火力網,接連攻下40個地堡,打垮了敵人的兩次反沖鋒,生俘40余名敵軍,全班無一傷亡。經過13個小時的激烈戰斗,共斃俘敵官兵7000余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1947年12月23日的《人民日報》頭版以《解放許昌的勇士們》為題,稱贊此舉為“解放軍英勇機智以少勝眾之范例”。

為了配合解放戰爭形勢需要,從1947年12月到1948年6月7日,我軍攻克許昌后又多次短暫撤離,先后6次解放許昌,形成了“六進五出”的“拉鋸”局面,徹底打亂了敵人在中原地區的全面防御體系。在6次解放許昌的戰斗中,宋左年、李啟忠、趙寶金等許多年輕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值得告慰他們的是:他們付出生命得來的許昌解放,使豫皖蘇解放區和豫西解放區連成一片,徹底切斷了中原之敵的南北聯系,為我軍在中原戰場上更主動地殲滅敵人創造了有利條件。

專家點評

本期點評專家:

許昌烈士陵園主任 王靖

許昌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用不到三百字忠實記錄了中華兒女在許昌這片紅色熱土上“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非凡壯舉,熱情謳歌了革命烈士“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

近代以來,面對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歷史蒙羞的巨大危機,鄭義齋、宋聘三、高金城、李磊、楊樹朋等一大批優秀兒女從許昌出發,為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促進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汪滌源、肜德忱、沈東平、呂公良等眾多先鋒英華,從全國各地來到許昌,前仆后繼,慷慨赴死,把青春和生命奉獻給黨和國家。他們以鮮血澆灌理想,用生命捍衛信仰,構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豐碑,將偉大的革命精神永久鐫刻在許昌人民的記憶中。

許昌革命烈士紀念碑所在的烈士陵園,是一個開放的紀念廣場,安葬的有青史留名的英雄模范,更有許許多多的無名烈士,這些烈士雖然沒有留下姓名,但是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這里經常會出現一個又一個年輕稚嫩的面孔,在烈士的墓前獻上一束束鮮花,默默緬懷,帶走英烈們用生命寄語未來的期許。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從積貧積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繁榮昌盛,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頑強拼搏。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先烈的革命意志,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堅決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答好新時代的答卷,努力成為新時代的奮斗者、拼搏者、追夢人。

相關文章

關鍵字:趕考,革命烈士,戰場喊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