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藥、回流藥,不僅危害醫保基金安全,更影響廣大患者用藥安全和身體健康。國家醫保局11月2日發聲顯示,監管部門對假藥、回流藥的發現、查處能力有了重大突破。
11月2日中午,國家醫保局發布公告,首次通過藥品追溯碼對假藥、回流藥“亮劍”。公告顯示,通過對各地上傳的藥品追溯碼開展分析,發現11個省份46家醫藥機構疑似存在復方阿膠漿的藥品串換、回流藥、假藥等線索情況,要求相關醫保部門進行核查,11月20日前向國家醫保局上報核查結果。
這是國家醫保局今年4月開展醫保藥品耗材追溯碼信息采集試點工作以來,第一次面向社會公開核查涉嫌藥品重大違法行為線索。
“一藥一碼”,讓假藥、回流藥“無處藏身”——
藥品追溯碼一般以條形碼或二維碼形式,印制在藥品和醫用耗材的最小包裝盒上,是出廠時就被賦予的唯一身份標簽。
“藥品追溯碼就是藥品的唯一‘電子身份證’。”國家醫保局大數據中心編碼標準處處長曹文博說,“就像一組身份證號只能對應一個人,一條藥品追溯碼只能對應一盒藥。”
陜西省榆林市醫保基金安全防控中心主任韓海軍介紹,如果在藥品流通過程中,通過掃碼儀器發現一組藥品追溯碼重復出現,就存在假藥、回流藥以及藥品被串換銷售的可能。同時,通過追溯碼,相關部門還可實時動態查看藥品耗材生產、配送、零售各個環節信息。
此次國家醫保局公告提及的46家醫藥機構,就存在藥品追溯碼重復的情況,重復情況大于等于3次,且均發生醫保基金結算。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其背后暗藏的,可能是波及多個省份的重大藥品違法行為線索。
迅速推開,已覆蓋全國超六成定點醫療機構——
在福建省廈門市,已實現全市1500余家定點零售藥店藥品追溯采集100%全覆蓋;在陜西省榆林市,截至6月10日追溯碼管控系統共攔截同一藥品再次支付14057次,涉及費用126.29萬元……目前,全國多地已推開追溯碼使用。
國家醫保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28日,全國已歸集藥品耗材追溯碼數據31.27億條,涉及29.68萬家定點醫療機構、49.72萬家定點零售藥店。
“這意味著我國超60%的定點醫療機構和超99%的定點零售藥店啟動了追溯碼的采集工作。”曹文博說,預計今年底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追溯碼的掃碼入庫工作。
“碼”上監管,守護百姓用藥安全——
記者了解到,已有部分藥品可以通過手機掃描追溯碼,獲取藥品相關信息。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追溯碼進一步推開使用,患者購藥時可以通過其了解更多藥品“由誰生產、銷售到哪、是否被二次銷售過”等“前世今生”信息。
據悉,除了11月2日的公告外,國家醫保局還將陸續發布有關醫保藥品重復追溯碼的相關信息。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提示,消費者可以保存一些藥盒,如果發現國家醫保局發布的相關信息涉及自己所購藥品,可以憑借包含追溯碼的藥盒以及發票進行維權。
“讓每一盒藥都留下‘數字足跡’,藥品追溯碼賦能醫保基金監管,更好適應了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這位負責人提醒,消費者切勿聽信蠱惑,把醫保藥品拿去賣錢;相關從業人員也要警醒,切勿倒賣假藥、劣藥、回流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