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位交通】
地理方位:中山社區成立于2004年5月,轄區面積1.5平方公里,東起渥江河,南接龍桂路,西臨人民大道,北靠文化街。現有10個居民小區,住戶3496 戶,人口約1.6萬人,轄區商鋪近千家。現有黨支部一個,黨小組7個,黨員121名。
交通環境:東起渥江河,南接龍桂路,西臨人民大道,北靠文化街,紅旗大道穿境而過。
【區劃人口】
共有10個居民小區:解放、八一九、中華商貿城、中山路、學門口、下南門、龍桂、司馬第、師范小區、人民,常住人口約7395人。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其中耕地0畝。
森林資源:山地面積0畝。
旅游資源:境內有下南門和黃道生老街二處景區。
【名勝古跡】
歷史文化:
下南門古城樓:
下南門古城樓位于江西省贛州市龍南市老城區南偏西處。 原名向明門,但人們一般稱之為“下南門”,是按其方位而名。
下南門古城樓系明崇禎九年(1636)建;清順治五年(1648)毀于戰爭;順治七年重建向明門,至今已有340多年歷史了。城門呈拱形,內空高近4米,寬2米余。城墻高8米,厚7米。城墻上建造木梁架結構城樓。城樓凈高8米,有兩層天面,上蓋青灰瓦片,看上去象雙層樓房,其實是中間架空的亭閣。兩層天面的四角有飛檐翹起,有的呈騰飛之勢,有的似鳳尾上卷。雖建于清初,因其按原規格重建,故看上去象典型的明代木架結構建筑,也是我縣目前唯一保存較好的具有明代穿梁木架結構風格的二層天面的古城樓。
黃道生老街:
黃道生老街位于龍南市中山社區,整條街長約一里,寬不足兩車道,是龍南市保存完好的唯一一條老街。
黃道生老街并不算蜿蜒曲折,這是因為在建造之初,設計者就考慮了人們的視野問題。為了能讓行走于老街之上的人感到更加舒適,老街轉彎口的彎曲度并不是很大,而是有一個漸變的過程,這是為了爭取最大的視角,讓街上的行人很遠就能互相打招呼。
黃道生老街在舊時就是一處貿易盛行之地。街道兩邊有許多商鋪,以打鐵鋪、洋錫鋪、糧油鋪居多。此外,這里還是一些手藝人的謀生之地。“以前,許多有一技之長的工匠在此開店設行,例如磨剪鏟刀匠、傘匠、染布匠、彈花匠等。用我們這里的話說,就是‘三十六行不論你要找其中哪一行,轉個彎、抹個角肯定能找到,理發的、修鎖的、修傘的盡在其中’”
街邊古建以騎樓為主,這里的騎樓分立于老街兩側,都是兩層樓結構,并沒有所謂的封火墻,雖是各自獨立的,看上去卻又是連成片的。黃道生老街的規劃性表現在兩側古建的高度和分布上。整條老街騎樓的高度都是統一的,沒有忽高忽低的情況,看上去就像空中的一條直線。
除此之外,老街兩側騎樓的空間分布也頗具特色。它們并不是整齊劃一地排列著,而是有序地錯開排列,一前一后,相互間隔開來,在視覺上給人一種虛實和頓挫的多變感,這也使得整條老街顯得活潑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