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古城
龍南古城又稱“明清小南京”,位于江西省贛州市龍南市轄區的北部,渥江、桃江由東、西兩側匯流向北。龍南于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建縣,因縣城位于百丈龍灘和龍頭山之南而得名,建縣時龍南縣城僅是個簡易開敞的圩場,至南宋隆興元年(1163)筑土為城。明崇禎年間,曾被授予江南五省督軍因“和番邦”立下大功得到皇上擢升獎賞的許明佐移病歸籍,御賜陪都南京城的圖冊,準予他回鄉后依圖仿建。崇禎九年(1636),許明佐回鄉后帶頭倡辦,知縣譚心學主辦依圖紙將城墻拓寬千丈,建起了昭華門、向明門、永鎮門、拱翠門等六座城門,儼然一座微縮小南京城,因此龍南古城也被稱作“明清小南京”。
龍南古城原址平面略呈橢圓形,南北長約900米,東西寬約840米,面積約5.3公頃,現有下南門、下西門、下荳行門等古城門以及下荳行至下西門約1200米的古城墻保存完好;太史第、大劉屋、司馬第、大夫第、奉政第、柏盛堂、蔡屋祠堂、廖屋祠堂等20多處傳統古建筑熠熠生輝;黃道生大街、司馬第街巷、下南門街巷、下西門街巷、德鄰坊、十字街等歷史街區人聲鼎沸、熙熙攘攘。
歷史沿革
龍南于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建縣,因縣城位于百丈龍灘和龍頭山之南而得名。建縣時龍南縣城僅是個簡易開敞的圩場,并無城郭庇護,直至南宋,舉國經濟重心南移,龍南社會漸入安定,時運日盛,自隆興元年(1163)筑土為城,城垣初見。
宋隆興元年(1163),縣令段秀實征民工筑土為城,城高1丈,周長350丈。東北濱河,西南浚濠,濠長420丈,闊1丈,深半之。東西南北各建一門。
明成化元年(1465),民變攻掠縣治。知縣謝澤征百姓燒青磚筑城墻,城墻高1.5丈,厚1.2丈,長420丈。同時建可射箭和瞭望的垛墻750個,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建城樓1座。舊塞北門城樓稱“望江樓”。龍南城池的磚墻始于此時。
之后的百余年里,或因戰亂,或因水患,或因火災,城墻城樓多次坍塌、毀損,城壘經多次修葺,或葺治增筑,或加高擴建,或環建鋪舍。
明萬歷三年(1575),知縣王繼孝重加修治,城墻加長加高加厚,周長約2440米,城墻加高三尺,并起名東門為朝陽門,南門為來薰門,西門為鎮安門(舊名敵樓),北為縣治所在。對護城河和石閘也進行了強化。
明崇禎八年(1635),許明佐移病歸籍,回鄉前皇帝御賜陪都南京城的營建圖冊,準予他回鄉后依圖仿建。明崇禎九年(1636),許明佐帶頭倡辦,知縣譚心學主辦依圖紙擴城垣近千丈、圍六百余、高二丈有奇,垛墻由原來的750個增為989個,并建城門6座,東稱拱翠門,東北稱朝陽門,南稱昭華門,正南稱向明門,西稱上西門,西北稱鎮安門,儼然一座微縮小南京城,“明清小南京”由此而來。
明崇禎十三年(1640),知縣卓震組織增高城垣,比舊城墻加高四分之一,6座城樓也同時加高。
此后,雖增高城垣加高城樓,卻因屢遭戰火,6座城樓屢毀屢修,屢修屢毀。
清順治十八年(1661),在北城墻上建護龍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改上西門稱西城門,護龍臺易名鎮龍臺。清咸豐六年(1856),署縣馬修良將城墻加高3尺,6座城門上添筑炮臺;九年,署縣蘇霈芬建內城墻1座(今濱江大道原中山街位置),從此內城墻之東稱外城,內城墻之西稱內城。外城呈半圓形,故有“月城”之稱,有門8座,其中較大的4座分別叫啟文門、震澤門、春華門、德潤門,小門4座未命名。
中華民國21年,粵軍第二軍軍長香翰屏拆城東內墻,辟為城基馬路(即后來的中山街),縣內豪紳改“啟文門”為“翰屏門”,后改“中山門”。
1958年開始,陸續拆除中山門至下西門一段城墻,僅留龍南師范學校后一小段。“文化大革命”期間,改中山門為紅衛門,不久拆除。到了1977年,桃江橋頭至原林墾局一段城墻辟成公路。1980年,桃江橋頭至下西門城墻上加建民宅。
2023年6月,龍南市人民政府啟動實施下荳行、下西門古城墻修復改造工程,同年10月,下荳行、下西門古城墻修復改造工程竣工。
古城墻
下西門古城門
下西門古城門,又名鎮安門,地處龍南老城區西北面,居桃江東岸,始建于明成化元年(1465)。下西門古城門單孔門洞面闊2.7米,拱頂高3.2米,進深3.3米,門洞上部半圓形青磚拱券,中部截面設貫通式門槽,城門青磚上仍保存有銘文磚,磚上陰刻“嘉靖九年六月龍南縣城磚記”等文字。2022年5月28日,下西門古城門被龍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龍南市文物保護單位(縣級)。
下荳行古城門
下荳行古城門地處老城區北側下荳行街巷中部,居渥江西畔。下荳行因位于龍南城區重要集市(圩壩)的北側,地勢下行,又以集中經營豆類、糧食、糧油生意,由此得名“下荳行”。下荳行古城門東西走向,為單孔上圓拱形門洞結構,上部半圓形青磚拱券,門洞面闊2米,進深2.4米,拱頂高3米,城門左右兩側均為青磚城墻。城門設閘,兼有防洪功能。下荳行古城門東側緊鄰渥江,沿河設有拴船樁,是清代龍南重要的貨運碼頭。2022年5月28日,下荳行古城門被龍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龍南市文物保護單位(縣級)。
下荳行牌樓
下荳行牌樓位于下荳行古城墻入口廣場,牌樓高9.84米,牌樓形式為四柱三間三樓柱不出頭牌樓,按清式設計,平面呈一字形,四根圓柱,中間兩根中柱,兩側兩根邊柱,每棵柱根部均有夾桿石圍護。
挽月樓
挽月樓位于渥江、桃江、濂江三江交匯處犁頭咀,為新建角樓,角樓命名來源龍南古八大景之一的“西山挽月”,就是說龍南城西山上的月亮之美;月落西山,城墻上可觀。挽月樓與陽明心谷景區陽明閣遙相呼應、相得益彰,為休閑賞景好去處。
下西門城門廣場
下西門城門廣場共計5081平方米,東西面寬約121米,進深約40米,以城門入口向北延伸連接防洪堤人行道,兩側對稱,對稱軸廣場中心6面見方區域鋪設了客家文化地雕,與古城墻的歷史文化風格統一協調。
觀德亭
觀德亭原位于龍南古文廟。當時王陽明先生已取得征三浰巢賊重大勝利,繼續留任龍南治理經營。為進一步教化百姓,陽明先生命龍南教諭繆銘改建境內破舊文廟,并更名觀德亭,建成后,陽明先生專門作《觀德亭記》以記,亦成為陽明先生為四方學子講學之所,后為弘揚陽明文化,重建觀德亭。
古街道
黃道生大街
黃道生大街,位于龍南古城,始建于清末民初,長約200米,街道兩側保存有76間民國騎樓式建筑,曾有“黃道生”“桂茂隆”“泰山號”等20多家老商號坐落于此。“黃道生”原為街內一家經營布匹及百貨的商號,因信用卓著深得百姓信賴,民間遂口頭俗稱此街為“黃道生”。
下荳行巷
朝陽門是古龍南縣城唯一一個水路城門,城門外為碼頭。通過水路運輸的大宗貨物均在此裝卸,而大宗貨物中又以豆品糧油為主,慢慢形成農產品行市,因通往碼頭,地勢趨下,相對有房,通道為巷,故稱下荳行巷。
德鄰坊街
德鄰坊街與解放街相鄰,從老東門起,西止老人民禮堂,北鄰鎮龍臺,約130米長。德鄰坊古建甚多,建筑結構多為磚木結構。
下西門街
下西門街起于下西門城門,止于民主街原縣小水電公司,約380米長。下西門街是“堂橫式”建筑民居的典型代表和重要遺存。下西門古城墻、古城門以及文物保護單位整體保存較好,街區內歷史街巷縱橫交錯,均保留了原有的肌理與格局。
歷史建筑
太史第
龍南太史第于清朝道光年間由徐名紱所建。太史第坐西北朝東南,面闊約55米,進深約40米,占地面積約2200平方米,大門開在中廳的左側,這是與一般傳統式祠堂建筑的不同之處。內設三進式祠堂,祠堂的整個天花板、梁架以及柱子上大量精美的彩繪及雕刻。祠堂的上、中兩廳,左右兩側共有四個庭院數十間廂房。太史第是古城徐氏家族六座祠堂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2012年,被龍南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劉屋
龍南大劉屋由劉氏先祖始建于清朝嘉慶年間(1805)。大劉屋坐西北朝東南,面闊43米,進深43米,占地面積約1800平方米,三排兩橫結構,包括三進宗祠、兩側廂房、大小花園等主要部分。建筑構件上的石雕、木雕、彩繪保存基本完好,清晰可見。西南側設有大門,厚重的花崗巖門框、門檻依然展現出曾經的威儀堂皇。2012年,大劉屋被龍南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南工合龍南指導站舊址
東南工合龍南指導站舊址位于城市社區下西門賴屋祠堂,占地808平方米,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陳展占地280平方米,據考證,是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工合指導站舊址。抗日戰爭爆發后,為了動員后方的人力物力發展工業生產,增強抗日的經濟力量,國際友人新西蘭的路易·艾黎、美國的愛德加·斯諾以及我國的進步人士胡愈之等人于1938年8月在漢口成立了“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簡稱工合)”。工合得到了國共兩黨的支持,不久即相繼成立了西北、東南、西南、川康4個辦事處,其中,東南工合辦事處于1939年1月在贛州成立。龍南于1939年4月19日成立了第一個合作社,12月成立了東南工合龍南指導站,前后共成立了22個合作社,共有社員235人。
柏盛堂
柏盛堂位于龍南市中山社區德鄰坊街區,據記載,明代劉氏祖先從福建湘坑湖田心里移居到龍南,在黃道生騎樓老街經營藥材生意,商號為“柏盛號”,故其老宅名為“柏盛堂”。建筑本體坐東北朝西南,磚石結構,三進三開,面闊15米,進深23米,占地面積360平方米。西北側開有大門,條石門框如意門,木質門罩翹角欲飛,屋內中軸設有祠廳,四水歸堂,堂屋木構精美,彩繪精細。近年來,當地政府對柏盛堂進行了修繕,復原了古建筑的原有風貌,以名家字畫、奇石等內容進行展覽展示,打造了市民生活美學微展,整體環境清幽、格調高雅,古老的建筑煥發出新的光彩。
蔡屋祠堂
蔡屋祠堂位于黃道生大街西側,祠堂坐北朝南,磚石木結構,兩進兩列式二層民居。祠堂面闊18.4米,進深23.9米,占地面積440平方米。祠堂兩側封火山墻,硬山式屋頂,通高約6.8米,分上下兩層。祠堂中軸線對稱,兩側各設有2間廂房,沿大門兩側內墻設石階梯段登二樓,樓上前后列之間以連廊相通。上廳中部為祠廳,一層凈空高約4.6米,采光通風良好,祠廳內設供案香燭。蔡屋祠堂內柱、枋、梁、門扇、窗欞、屏風、隔斷等木質構建保存完好,尤其以隔扇門上的格心和絳環板上的幾何構造紋飾最為精美。蔡屋祠堂結構規整,整體風貌大氣沉穩、簡潔利落又端莊肅穆,融功能性、裝飾性和實用性于一體,是龍南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2022年5月28日,蔡屋祠堂被龍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龍南市文物保護單位(縣級)。
歷史遺址
古縣署
龍南古縣衙建于明朝,為明以后歷代縣治駐所,久經風雨,直到 2017年,位置一直未變。即在龍南鎮中部民主街北側,西靠下壩選區,北靠鎮龍臺。中華民國時期稱龍南縣政府,1949年后稱龍南縣人民政府,1955年改稱龍南縣人民委員會,1968年又改稱龍南縣革命委員會,1980年恢復龍南縣人民政府。中華民國時期,縣長張軼庸于1948年重建縣衙。從廟前街進縣衙要經過一段100多米的道路,路的盡頭就是高大莊嚴的大門。縣府大樓為兩層,雙排列建筑,磚木結構,青磚黛瓦,門窗、樓板、樓梯均為紅心杉木所制,非常結實耐用,油漆為栗殼色,古色古香。
學宮
學宮(即文廟)在古之集賢坊(原縣委大院、現城市社區辦公區),內有大成殿、崇圣殿、名宦祠、鄉賢祠、忠義祠、忠節祠、文昌宮、王文成公祠、明倫堂等。據舊縣志記載文廟建于宋元祐年間(1088-1094),具體建筑時間無從考證。宋元祐三年(1088),縣令許彥光修繕,并始建縣學。以后歷經多次寇毀火焚、建拆,至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知縣冷泮林在原地復建學官。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當時縣委建辦公樓,挖出當年學宮“雙龍柱”,并立于縣委大門兩側,現保存完好。
城隍廟
龍南城隍廟位于真君廟左側,即原武裝部、原人民禮堂之間(現為百姓大舞臺及停車場)。據考證,其為南宋嘉定年間,由縣令鄭輪責令建造,距今已有790多年的歷史,其間屢經修繕。廟分為上、中、前三進,整個建筑均用青磚砌墻,廟內用數十根石柱支撐,兩翼飛,雕梁畫棟,古色古香。在城隍廟大門的兩邊,刻著一副對聯非常有名,但不知誰人所撰,然而字是出自清朝道光年間有名的書法家、關西進士徐思莊之手。
真君廟
龍南真君廟在老縣政府東隅。乾隆六十年(1795)間,縣署契買十一姓之地基,建廟三棟,廚房一連三間。真君廟左與城隍廟為界,右與官街為界,后與張姓宗祠為界,前有大坪與官街為界。
鎮龍臺
據光緒二年(1876)《龍南縣志》記載:“鎮龍臺在北城上,歸美拱前,龍山抗后,雷峰東起,雁塔西峙,為邑巨觀。”清朝康熙二年癸卯(1663),知縣高光國建,初名“護龍臺”,后知縣馬鎮改為“鎮龍臺”。康熙三十九庚辰(1700),知縣鄭世逢重修。雍正初,知縣徐上重修。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典史沈瑞麟改建大門,增葺廂房,招僧住持。八年后,邑人賴遇楊、徐洪懃于臺前添構涼亭。
龍城書院
龍城書院在原龍南師范校址。由縣令鄭世逢捐俸,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秋天建成。后幾經修繕擴建,并興講學之風。乾隆六十年(1795),改龍城書院為龍門書院。并在西側新購一塊地,建考棚,作為本縣歲試和招收儒學生員的場所。光緒二十九年(1903),龍門書院改為官立和志學堂,后改師范學校。此書院歷時兩百一十三年。
歷史文化
龍南籍臨江水口村許屋人許明佐,于明代萬歷年間考為歲貢,初任婺源縣訓導,不久榮升為南京國子監學正。有一年許明佐被內閣首輔劉鴻訓舉薦,朝廷把許明佐從江蘇調入北京,皇帝授予許明佐江南五省督軍職銜。許明佐因 “和番邦”立有大功,得到皇帝的提拔和巨額俸祿。明崇禎八年(1635),許明佐移病歸籍,回鄉前皇帝御賜陪都南京城的營建圖冊,準予他回鄉后依圖仿建。回到家鄉,許明佐帶頭倡辦,知縣譚心學主辦依圖紙擴城垣近千丈、圍六百余、高二丈有奇,垛墻由原來的750個增為989個,并建城門6座,東稱拱翠門,東北稱朝陽門,南稱昭華門,正南稱向明門,西稱上西門,西北稱鎮安門,儼然一座微縮小南京城,“明清小南京”由此而來。
文物價值
龍南古城明代城市肌理完整,歷史文物建筑、歷史街區密集,古城歷史脈絡清晰,很好地保留了城市的文脈,成為人們記住龍南鄉愁的重要實物代表,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旅游信息
地址:龍南古城位于龍南轄區的北部,地處渥江西岸、桃江東岸。
相關文章